瑞士人强烈感觉被美国针对了 美国到底做了什么?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博弈日趋白热化,瑞士这个以银行业闻名全球的中立国,突然发现自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瑞士信贷银行危机、瑞银集团被迫收购、大量客户资产外流...这一系列事件背后,越来越多的瑞士民众和金融从业者感受到来自美国的"精准打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富裕小国,突然成为超级大国的"重点关照对象"?
金融数据被迫共享引发隐私危机
自2018年起,美国通过《外国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持续施压瑞士银行业,要求其交出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这项被称为"金融版棱镜计划"的法案,已经导致超过10万美国纳税人主动申报海外资产。更令瑞士人不安的是,美国财政部近期要求瑞士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不仅限于美国公民账户,还要包含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第三国客户数据。瑞士私人银行协会主席公开表示,这已经严重威胁到瑞士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客户隐私保护传统。
美元结算体系成为制裁武器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时,瑞士不得不冻结约8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但更让瑞士金融界震惊的是,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直接要求瑞士银行停止为某些国际客户提供服务,否则将面临被切断美元清算系统的风险。日内瓦一位私人银行经理透露:"我们突然意识到,所谓的金融中立性在美元霸权面前不堪一击。任何一个国际转账指令都需要经过纽约的银行间清算系统,这让我们实际上丧失了自主权。"
本土金融机构遭遇精准打击
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美国监管部门迅速出手保护储户利益。但对比鲜明的的是,当瑞士信贷银行出现危机时,美国评级机构在24小时内连续下调其信用等级,对冲基金集中做空其股票,最终导致这家有167年历史的银行被迫贱卖。伯尔尼大学金融学教授分析指出:"同样的银行危机,美国机构得到的是流动性支持,瑞士机构得到的却是加速灭亡。这种双重标准让很多瑞士人认为,华尔街是在有预谋地清除竞争对手。"
从雪山之巅的私人银行到日内瓦湖畔的金融大厦,瑞士人正在重新审视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这个曾经的世界金融避风港,如今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在全球金融体系被美元主导的时代,任何试图保持中立的努力都可能招致意想不到的打击。随着欧盟也在考虑征收银行暴利税等新规,夹在大国博弈之间的瑞士金融业,正迎来其现代史上最严峻的生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