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雨过后 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8798png

暴雨过后警惕"隐形杀手":武汉人必须知道的防疫常识

近日武汉遭遇持续强降雨,城区多处出现严重积水。随着水位逐渐退去,潮湿闷热的环境正成为各类传染病滋生的温床。据武汉市疾控中心统计,往年暴雨后两周内,肠道传染病就诊量平均上升47%,皮肤感染病例激增63%。面对这种"看不见的威胁",普通市民该如何科学防范?

积水处理是防疫第一道防线

滞留在小区、街道的积水不仅影响出行,更是蚊虫孳生的绝佳场所。专家建议,居民可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1:100比例对积水区域进行喷洒,重点处理地下室、车库等密闭空间。对于庭院积水,可采用"清、疏、排"三步法:先清理漂浮垃圾,疏通排水管道,再用抽水泵彻底排干。特别提醒,接触积水时应穿戴防水胶靴和橡胶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体。

居家环境消毒要抓住三个重点区域

被雨水浸泡过的家庭需要系统消毒,厨房、卫生间和卧室是重中之重。厨房餐具需煮沸15分钟以上,砧板等木质用品建议用75%酒精擦拭;卫生间马桶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地漏应每日注入500ml清水形成水封;卧室被褥需暴晒6小时以上,空调滤网要拆卸清洗并喷洒消毒剂。值得注意是,不同材质家具需区别对待:皮质沙发可用稀释的肥皂水擦拭,而布艺家具则建议使用蒸汽清洁机处理。

暴雨后食品安全管理指南

洪涝灾害后食物易受污染,要特别注意"四不吃"原则:不吃被水浸泡过的预包装食品(即便包装完好);不吃已变质的冷藏食品;不吃死因不明的禽畜;不吃野生蘑菇等不明食材。建议市民近期多选择经高温烹煮的食物,蔬菜水果要使用果蔬清洁剂浸泡10分钟以上。对于桶装水用户,应检查水桶是否进水,必要时将水煮沸后饮用。

个人防护必须注意的细节

暴雨后外出建议穿着包裹性好的鞋子,避免赤脚接触地面。回家后应立即用肥皂清洗手脚,特别是指甲缝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切勿抓挠以防感染。对于必须参与清淤工作的志愿者,武汉市疾控中心推荐配备包含防水服、护目镜、N95口罩的"防护三件套",作业后需用碘伏对可能暴露的皮肤进行消毒。

特殊人群的强化防护措施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传染病。建议这些人群近期避免前往积水未退区域,居家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病原体浓度。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要检查药品是否受潮变质,胰岛素等特殊药物应严格按储存条件保存。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手部卫生,玩具需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布偶类玩具建议装入黑色塑料袋暴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