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新规引争议:艺人红了必须提携新人,这是道德绑架吗?

1073png

近年来,娱乐圈的"造星模式"屡遭诟病,新人出头难、资源垄断等问题长期存在。某顶流明星片酬高达九位数,而同剧组新人演员却只能拿基本工资的新闻频频引发热议。就在大众对行业生态争议不断之际,知名制片人于正近日提出的"艺人走红后必须提携新人"新规,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舆论场。有人认为这是打破资源壁垒的良方,也有人质疑这是否构成对成功艺人的"道德绑架"?

于正新规的具体内容与行业反响

根据于正在社交平台的发文,其公司规定艺人走红后必须在新作品中带新人,且新人戏份不得少于特定比例。这一规则立即在业内引发两极反应:杨幂、赵丽颖等"于正剧"捧红的艺人粉丝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是良性循环;但部分业内人士担忧强制性的"捆绑销售"可能影响作品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于正第一次提出类似主张,此前他就因要求艺人必须参演公司自制剧引发过合约纠纷。

资源垄断下的新人困境有多严重

数据显示,近三年出道的艺人中,能获得重要角色的不足15%。某视频平台选秀出道的选手透露:"比赛结束后,前十名和后十名的资源差距能达到百倍。"这种马太效应导致大量新人即便签约大公司,也只能在各类剧中"打酱油"。资深经纪人李小姐坦言:"现在带新人就像买彩票,没有顶流带根本排不上好项目。"这种行业现状让于正新规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强制提携是否违背市场规律

经济学专家指出,娱乐产业本质遵循市场选择,强制分配资源可能造成效率损失。反对者举例称,某古装剧因硬塞新人导致剧情割裂,最终收视惨淡。但支持方反驳道,韩国娱乐公司"前辈带后辈"的传统既培养了BLACKPINK等顶级组合,也保持了行业活力。这种争议本质上是对"市场调节"与"人为干预"两种发展路径的抉择。

道德绑架与行业责任的边界之争

心理学专家分析,公众对成功艺人存在天然的"劫富济贫"期待,这种心理容易演变为道德压力。某法律博主指出:"合约义务与道德义务是两回事,将行业问题转化为个人责任值得商榷。"但编剧汪海林等人认为,头部艺人享受了行业红利,理应回馈生态。这场辩论折射出娱乐业集体主义与个人发展间的永恒矛盾。

其他娱乐公司的应对策略比较

不同于于正的强制性规定,嘉行传媒采用"老带新"项目分红制,唐嫣带新人的《燕云台》就实现了双赢。韩国SM公司则通过系统培训体系保证新人质量。而好莱坞通过演员工会确保新人基本权益。这些案例显示,培养新人可以有多种路径,但核心在于建立可持续的机制而非简单道德要求。

这场争议暴露出娱乐产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当我们在讨论"该不该强制提携"时,本质上是在探索如何构建更健康的行业生态。或许答案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而在于找到商业逻辑与行业责任的平衡点。正如某位从业者所说:"与其争论义务,不如先确保新人有被看见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