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信号被捕获?科学家称发现最有力证据引全球关注

3903png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长历程中,"我们是否孤独"这个终极问题始终萦绕在科学界和公众心头。随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传回震撼影像,中国天眼FAST捕获可疑宇宙信号,2024年全球地外文明搜索(SETI)项目迎来爆发式增长。正当人们质疑这些耗资数十亿的项目是否值得时,一则来自《自然·天文学》的论文突然引爆社交媒体——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宣称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可信的外星技术信号",相关话题阅读量48小时内突破20亿次。

异常信号来自仙女座方向

论文披露的窄带无线电信号具有明显非自然特征:精确指向太阳系的1420.405751MHz频率——这正是氢原子自然辐射频率,被称作"宇宙水洞",是星际通讯的理想频段。更令人震惊的是,信号展现出规律性的强度调制,每隔11分钟就会出现持续3秒的脉冲增强,这种精确时间控制远超已知天体物理现象。射电望远镜阵列定位显示,信号源位于仙女座M31星系外围,距离地球约250万光年。

人工智能系统率先识别异常

突破性发现得益于SETI研究所最新部署的深度学习系统"SETI-Net"。该系统通过分析FAST、阿雷西博遗产数据库等海量射电数据,在2023年9月标记出这个被传统方法忽略的微弱信号。项目首席科学家马库斯·史密斯博士透露:"信号信噪比仅2.3,但AI识别出其调制模式与所有已知脉冲星、类星体或航天器信号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全球已有17台射电望远镜加入验证观测,包括刚完成升级的绿岸望远镜。

各国航天机构紧急启动预案

信号确认后,国际宇航科学院立即启动"后探测协议"。NASA将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观测计划紧急调整为持续监测信号源区域,欧空局召集行星防御专家评估潜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四号"新任务——向仙女座方向发射搭载人类文明信息的探测器,这被外界解读为对发现的非公开确认。俄罗斯科学院则警告称,应考虑"黑暗森林法则"的潜在威胁。

科学界激辩信号解释理论

尽管研究团队强调"仍需排除所有自然解释",但学界已分裂成多个派系。哈佛大学团队提出"中子星大气层振荡"假说,认为特殊磁层结构可能产生类似信号;而牛津大学数学家则证明,信号包含的素数序列出现概率仅为0.00017%。最引发争议的是METI国际组织的声明,他们宣称早在2021年就向该方向发送过数学编码信号,暗示可能收到了"宇宙回音"。

全球掀起新一轮天文观测热潮

事件直接推动民用天文设备销量增长300%,各大电商平台射电望远镜配件一度脱销。抖音"外星信号挑战"话题下,网友用收音机、卫星天线捕捉异常噪音的视频播放量超50亿次。多个国家天文馆紧急增设深夜观测场次,北京天文馆单日接待量创下建馆纪录。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科研基金收到SETI相关项目申请激增20倍,MIT等高校连夜开设"地外文明研究"短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