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犀利点评:企业家做个人IP是福还是祸?

8012png

在全民自媒体时代,企业家们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董宇辉的爆火、雷军的出圈、张兰的直播带货,让"企业家IP化"成为商业新风口。据《2023中国企业家IP影响力报告》显示,超68%的500强企业高管已开通短视频账号,但其中真正实现商业转化的不足三成。当杨天真在《展开说说》中犀利发问"企业家做IP是自掘坟墓还是另辟蹊径"时,这个看似光鲜的赛道背后,正上演着一场流量与风险的生死博弈。

企业家IP的双面效应:流量红利与信任危机并存

张朝阳的物理课出圈带来搜狐股价三连涨,李国庆"摔杯为号"却让当当品牌形象受损。企业家IP本质是人格化商业符号,雷军通过"Are you OK"成功塑造亲民形象,而某些企业家在直播间"翻车"言论直接导致产品下架。流量场域里,企业家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镜审视,某食品集团CEO因不当发言导致市值蒸发20亿的案例警示着:个人IP既是放大器也是爆破器。

专业人设的构建悖论:真实性与商业性的天平

董明珠抖音带货单场破亿的背后,是历时三年打造的"铁娘子"人设沉淀。但更多企业家陷入内容困境:过度包装被批"虚假",完全真实又显乏味。新东方转型期间,俞敏洪用"农民儿子"的朴实形象完成企业救赎,而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刻意打造的"极客"人设却因专业漏洞遭反噬。杨天真在《把自己当回事儿》中强调:"人设不是面具,而是人格特质的定向强化",这对习惯数据思维的企业家们提出了全新课题。

流量变现的暗礁: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的拉锯战

罗永浩6亿债务的"真还传"证明企业家IP的变现潜力,但更多案例显示急功近利带来的副作用。某母婴品牌创始人日更20条短视频导致团队运营失衡,某餐饮连锁老板直播带货引发加盟商集体抗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研显示,过度依赖创始人IP的企业,在IP热度消退后业绩平均下滑47%。如何平衡内容产出与企业经营,成为摆在企业家面前的现实难题。

危机公关的放大镜效应:个人行为与企业品牌的深度绑定

李佳琦"79元眉笔"事件导致美ONE单日蒸发15亿市值,印证了个人IP与企业的风险共担机制。企业家在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化发言、争议性观点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某新能源汽车创始人微博论战直接导致次日股价跳水。危机公关专家指出,企业家IP的舆情管理成本是普通高管的3-5倍,需要建立专业的"防火墙"机制。

当张朝阳在直播间解算波动方程时,当周鸿祎带着哪吒汽车玩转车圈营销时,企业家IP的赛道正在重构商业传播规则。这个需要同时扮演商业领袖、内容创作者、公关发言人多重角色的新战场,或许正如杨天真所说:"要么做透,要么别碰,半吊子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