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累计亏损亿,未来还有翻身机会吗?

3636png

近年来,国内旅游行业经历了从"报复性反弹"到"冷静期"的剧烈波动。随着消费者出行习惯的改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旅游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最新财报显示,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累计亏损已突破1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折射出老牌旅游目的地的经营困境,更引发了业界对传统旅游模式转型的深度思考。在网红城市崛起、年轻人追求"打卡式旅游"的新时代,以山水闻名的桂林该如何破局?

疫情后遗症与消费降级的双重打击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旅游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V型反弹"。相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周边游,对长途旅行持谨慎态度。桂林作为传统观光型目的地,主要客群为中老年团队游客,而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和出行意愿明显下降。同时,年轻人更青睐重庆、长沙等具有强社交属性的网红城市,导致桂林在客源争夺战中逐渐失势。景区门票收入锐减、酒店入住率低迷、旅游商品销售下滑,构成了亏损的主要来源。

同质化竞争下的特色危机

放眼全国,喀斯特地貌已不再是桂林的独家卖点。贵州兴义、云南石林等新兴目的地以更低的价格和更新颖的体验分流了大量客源。桂林的"两江四湖""象鼻山"等传统景点面临产品老化问题,而阳朔西街等曾经的王牌项目也因过度商业化失去魅力。更严峻的是,周边省份纷纷推出"全域旅游"战略,广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上相对滞后,使得桂林在区域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在抖音、小红书主导旅游决策的新时代,桂林的线上营销明显乏力。对比西安"不倒翁小姐姐"、重庆"轻轨穿楼"等现象级传播,桂林缺乏具有传播力的现代IP。但值得关注的是,漓江沿岸的精品民宿集群正在形成新亮点,遇龙河漂流等体验项目获得年轻游客好评。若能借助数字营销放大这些优势,同时开发沉浸式夜游、山水实景剧本杀等创新产品,或许能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当地政府近期推出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桂林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旅游业从观光向体验转型的阵痛。那些依赖自然资源禀赋的老牌目的地,正面临着重新定义自身价值的紧迫课题。在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的背景下,如何讲好新故事、打造新场景,将决定这些旅游城市能否在新时代延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