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带名女子吃烧烤逃单引争议,律师:涉嫌诈骗可追究刑事责任

4651png

近年来,餐饮行业"逃单"事件频发,从单人"霸王餐"到组团逃单,手段愈发猖獗。据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餐饮业因逃单造成的损失超5亿元,平均每天发生逃单事件近300起。这些事件不仅让商家蒙受经济损失,更折射出部分消费者诚信缺失的社会问题。近日,一则"男子带10名女子吃烧烤逃单"的新闻引发热议,监控视频显示,该男子在结账时借口外出接电话,随后与同行10名女子集体逃离,留下2000余元未结账单。

逃单行为涉嫌诈骗罪的法律认定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律师指出,此类有预谋的逃单行为已超出普通民事纠纷范畴。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即构成诈骗罪。本案中,男子组织多人就餐后集体逃单,存在明显的主观故意,且涉案金额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可以诈骗罪立案侦查。值得注意的是,若查实10名女子存在共谋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餐饮商家如何应对职业逃单团伙

面对日益专业的逃单团伙,餐饮经营者需建立多重防范机制。首先应完善监控系统,确保收银区、出入口无死角覆盖;其次推行预付款制度,对大型聚餐可要求预付30%定金;另外要培训服务员识别可疑行为,如频繁更换座位、故意分散就座等。某连锁烧烤品牌负责人透露,他们已启用智能点餐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绑定消费信息,有效将逃单率降低72%。法律专家建议,商家遇到逃单应立即报警并保存监控视频,切勿因金额较小而放弃追责。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这起11人集体逃单事件暴露出当前社会信用惩戒的短板。虽然部分地区已建立餐饮业黑名单共享平台,但全国性联动机制尚未形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指出,应尽快将恶意逃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参照"老赖"惩戒措施,限制其高消费行为。目前深圳已试点"餐饮信用分"制度,逃单者将影响租房、贷款等社会活动。专家呼吁,在完善立法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媒体曝光、行业联合抵制等方式,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逃单团伙离开时还嬉笑打闹,这种将违法行为当作"占便宜"的心态值得警惕。当诚信底线被突破,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互信基础。该事件也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亿次,多数人支持严惩此类行为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