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农户谈近日严重旱情影响种植,市民菜篮子会涨价吗?

2413png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形势严峻。作为"山水甲天下"的旅游胜地,桂林也未能幸免。当地农户反映,持续干旱已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部分蔬菜面临绝收风险。这一情况不仅牵动着农民的心,也让市民开始担忧:菜价会不会因此水涨船高?

桂林旱情持续加重 农作物面临严峻考验

据桂林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四成,多个县区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在临桂区、灵川县等主要蔬菜种植基地,原本郁郁葱葱的菜地如今干裂发白。种植户李大叔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正是蔬菜长势最好的季节,但现在连浇水都成问题,空心菜、小白菜这些叶类菜基本都枯死了。"农业专家表示,持续干旱会导致蔬菜生长周期延长,产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块甚至面临绝收风险。

本地供应缺口扩大 外地菜源补充有限

桂林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地蔬菜上市量同比减少约30%,尤其是叶菜类供应明显不足。虽然市场已积极组织从云南、贵州等地调运蔬菜,但受运输成本增加和全国多地同样面临旱情影响,外地菜源补充有限。一位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十余年的商贩坦言:"现在进货价每天都在涨,特别是绿叶菜,批发价已经比去年同期高出4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若旱情持续,蔬菜供应紧张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

菜价波动引关注 市民消费习惯悄然改变

在桂林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不少市民已经感受到菜价上涨的压力。正在买菜的陈女士说:"以前五块钱能买一大把青菜,现在同样的钱只能买一小把。"为应对菜价上涨,部分市民开始调整消费习惯,有的转向相对便宜的地下茎类蔬菜,有的选择在促销时段集中采购。商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月以来桂林蔬菜零售价格环比上涨15.8%,其中叶菜类涨幅最为明显。物价部门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必要时将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市场供应。

面对持续干旱带来的挑战,桂林市已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采取节水灌溉、改种耐旱作物等措施。同时,相关部门正加强产销对接,多渠道组织货源,努力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这场与旱情的较量,不仅考验着当地农业生产的韧性,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