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唱多做多中国资产,A股牛市要来了吗?

174png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纷纷调高A股评级,北向资金连续数月净流入,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达到近五年新高。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从年内低点反弹超20%,创业板指更是走出"深V"反转。这不禁让投资者想起2014年外资大举买入后催生的那轮大牛市。但当下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强美元等多重挑战,A股这轮上涨究竟是外资驱动的短期行情,还是新一轮牛市的开端?

外资持续加仓背后的底层逻辑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外资通过沪深股通净买入A股达1820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次高。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背后,是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预期的实质性改变。一方面,中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至100个基点以内,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贝莱德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资产当前估值仅相当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的80%,消费升级和科技自主可控将催生结构性机会。

A股市场呈现三大积极信号

仔细观察市场微观结构,可以发现三个关键变化:首先,两市日成交额稳定在万亿上方,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显示场外资金正在有序进场;其次,半导体设备、创新药等硬科技板块领涨,不同于以往"喝酒吃药"的防御性行情;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同比大增156%,产业资本开始逆向布局。中信证券测算显示,当前公募基金仓位中位数仅82%,远低于历史牛市90%以上的水平,后续仍有充足弹药。

牛市真的来了?这些风险不可忽视

虽然市场情绪明显回暖,但投资者仍需警惕三个"灰犀牛":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预示经济衰退风险;国内房地产销售数据仍在探底,地方债务化解需要时间;此外,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环比下滑5.3个百分点。瑞银证券提醒,当前沪深300动态市盈率13.8倍,虽低于十年均值,但若企业盈利未能如期修复,估值提升空间可能受限。历史经验表明,真正的牛市需要盈利、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