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探索记”增强亲子连接,国宝成了生活想象的一部分

2739png

“你们在徐家汇公园看到小鸭子了吗,会不会联想起这只陶土朋友呀?”4月23日一早,上海市市立幼儿园的操场上,大三班的陈修琪小朋友,拿着一件酷似东汉绿釉陶鸭的工艺品,向来观摩的同学和家长们做解说。“它身上涂了一层绿色的釉,像穿了一条绿色玻璃做的小裙子一样,又因为是用陶土做的,所以就叫绿釉陶鸭啦。它还是重要的陪葬品。它已经有两千岁了,身上的绿釉还没有消失呢。”

陈修琪讲解东汉绿釉陶鸭。 本文图片均为 张智 图

这是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上博文物。两周前,上海市市立幼儿园响应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美育计划 ,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之后,老师启发和引领孩子们,围绕文物进行讲解和创意手工,把幼儿要学习的本领,与古老的文物结合起来。

最能引发孩子兴趣的,是那些与生活相关的物件。陈琛宜发现,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其实就是古人睡觉的枕头。“身体是明亮的黄色,图案有吉祥的寓意”。而施响则对形状奇特的平肩弧足空首布尤其好奇,“原来这是以前的货币,和现在很不一样,应该是根据重量进行交换和流通。我也长了见识。”

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又分别讲解了上海博物馆的几件国宝:粉彩镂空旋转瓶、青花红彩海兽纹碗、子仲姜盘、玉神人和大克鼎。在有奖竞答环节,在场的家长一起举手抢着回答。文物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又把小朋友和大朋友连接在一起。

聆听讲解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

用软陶泥复刻文物

这一天正好是毕业倒计时70天。讲解完毕,孩子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班级,把围绕国宝的手工制作完成。

在上海市市立幼儿园大一班的教室里,大家分组围坐在小桌子旁,对照着照片上的文物,用软泥陶土模拟文物的形状,端放在纸盘当中。为凸显文物的古老,老师用字帖装饰了纸盘,又调配出青褐色的软陶泥。这就让孩子们做出的各种朴拙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有了一套古色古香的视觉载体。

大一班的小朋友在制作子仲姜盘。

很多孩子喜欢子仲姜盘,自己也想做一个。大家想象,当水倒入这个青铜的盘子里,小鱼、小鸭、小龟和小蛙就开始打转。“这个小鱼360度旋转,就像东方明珠一样。我们这个还不能转。”李书延和张越尘说。

同学们一边自己动手,一边伸头探脑,去看其他人的作品。有的孩子已经发育出较好的动手能力,做出了立体的大克鼎、粉彩蝠桃纹瓶。也有的小朋友撷取了玉神人、青花红彩海兽纹碗、粉彩镂空旋转瓶的平面,用软泥陶土平铺在纸盘上,再把颜色涂上去,这真是极其生动的再创作。

李书延小朋友把自己完成的作品摆到桌上。

在这一课中,这些六七岁的孩子们说着幼儿园中的家常,打磨自己的作品,也介绍朋友的作品,还会讲出彼此的喜好、习惯性动作。这些作品最后摆在桌上,也像是一个集中呈现的毕业展览。在人生中第一段集体生活中,“国宝探索记”为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大一班小朋友完成的部分作品。

把文物画在扇子上

幼儿园所培养的能力,如审美、生活能力等,总是自然协同起来。这次大二班对“国宝探索记”的响应,也与此前的课程成果自然衔接。之前小朋友都在课上体验过自制漆扇,在水面调配漆液,将扇子沉入水中再晃动提转,令曼妙的图案附着在空白扇面上。最后这把扇子晾好,正好在上面画喜欢的文物。

小朋友把玉神人的形象,画在自己制作的扇子上。

玉神人、大克鼎和子仲姜盘,是老师选出的摹画对象,因其造型可爱灵动,与孩子最为贴近。为使文物的轮廓从已有的扇面图案中凸显出来,老师让孩子们用黑色的马克笔去画。也有的孩子选择在衣服、在帆布包上作画。黑色是最郑重的颜色,大家的想象力就在这样的框架里展现。

大二班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夹在架子上。

孩子们分组围坐。高青弋在自己的扇面上画了一个玉神人,但这个小人又打着一把伞,来遮住从云里下落的雨。伞下又隐约是大克鼎的形状。还有好几个孩子,都在扇子上画了好几个玉神人,呼应着内心的故事。马语平和马语安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在白色的帆布包上,非常细致地摹画了这些文物的轮廓。最后,这些作品被挂在架子上,大家一起欣赏和分享。

大二班的孩子完成的部分作品。

提取文物中的花纹

文物上的“花纹”,是大三班的老师们提取出来,请孩子们去加以观察和创作的要素。由于是舞蹈特色班,大三班教室的布置,比如用金属丝勾勒的肖像、飘逸的书法条幅和一架沉稳的钢琴,与其说彰显着孩子的天真烂漫,不如说是洋溢着艺术的气息。

季北辰和高俪菡画了一个大克鼎。

老师提供了亚克力塑料板,让大家用马克笔去作画。为凸显花纹本身的颜色及光感,孩子们多用绿色、褐色、紫色和白色去描摹。也有的作品由分工而来,一个人先画好轮廓,另一个人去仔细涂抹花纹。

谢沁心画的玉神人。

明明是同一件文物,但每个人呈现出来的质地都不同,有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花纹,有的是生动鲜明的表情。季北辰和高俪菡就画了一个大克鼎,突出了层层叠叠的花纹,中间的白色使其层次分明。而谢沁心画的是玉神人,她给这个小人穿上了一件舞蹈服,又加了一些配饰,让它看起来像是在跳舞。显然这也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徐子霖画的也是玉神人,由于眼睛部分的颜色没来得及干,把画挂起来时,颜料像是一滴泪淌了下来。老师和孩子们在 “国宝探索记”中体会着文化和文物的奇妙。

大三班的作品在教室里挂了起来,大家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