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翔当导师够格吗?爱奇艺副总裁专访透露选拔内幕

3310png

近年来选秀综艺陷入同质化困局,导师阵容的"含金量"屡遭质疑。当#严浩翔将担任某选秀节目导师#的话题冲上热搜时,舆论场瞬间分裂成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新生代偶像更懂Z世代审美,反对者则质疑00后爱豆能否撑起导师席位。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内娱选秀市场面临的核心痛点: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导师资格究竟该用资历还是市场号召力来衡量?爱奇艺副总裁近日的专访,意外揭开了这场风波的选拔内幕。

流量与实力的天平如何倾斜

节目组透露的选拔标准显示,严浩翔的入选绝非偶然。其微博超话阅读量突破500亿,单条商务微博转发量常破百万,这些数据在招商阶段就打动了品牌方。但更关键的是制作组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严浩翔粉丝与节目目标受众重合度高达73%,其编舞作品《Y》在B站舞蹈区连续三周登顶,证明其专业输出已获圈层认可。这种"数据型导师"的选用,实则是平台对年轻用户审美的精准捕捉。

养成系偶像的导师悖论

争议焦点在于严浩翔尚未完成从"被选拔者"到"选拔者"的身份转换。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养成系出身的导师往往自带"共情能力"优势,其亲身经历能精准戳中学员痛点。某知名选秀导演透露:"现在选手更需要懂得短视频传播逻辑的导师,而非单纯的技术指导。"严浩翔在TikTok挑战赛带动的二创风潮,恰好弥补了传统导师在新媒体时代的短板。

行业规则重构中的冒险实验

爱奇艺副总裁在专访中承认,这次选择是次"可控的冒险"。平台通过预录环节测试发现,严浩翔的点评聚焦于"舞台微表情管理""抖腿式律动"等新派指标,与传统vocal导师形成互补。更值得玩味的是制作组设置的"双导师制",让严浩翔与资深音乐人搭档,既保留专业底线又注入新鲜视角。这种配置或许预示着选秀综艺正在进入"技术流+网感流"的混搭时代。

当节目组放出严浩翔为学员示范"刀群舞走位"的侧拍花絮时,弹幕里飘过的"真香"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场关于导师资格的争论,本质上是对娱乐圈权力代际更替的提前预演。就像某位业内人士的感慨:"与其争论够不够格,不如看看他能不能重新定义'够格'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