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年赚万?这位男子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6078png

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的当下,普通投资者常常陷入"七亏二平一赚"的魔咒。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沪深两市自然人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仅为-3.2%,而一位名叫张强的投资者却用11年时间将50万本金做到6000万,年化收益率高达58%。这位民间高手的投资传奇迅速登上热搜,他的成功经验或许能给迷茫中的股民带来启示。

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的蜕变

张强最初也是典型的"追涨杀跌"型选手,前三年频繁交易让他亏损近70%。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股灾后,他开始系统学习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通过对比发现,自己过去交易的200多只股票中,真正能穿越牛熊的不足10%,这让他彻底转向"精选个股+长期持有"的策略。现在他的持仓很少超过5只,单只个股持有时间平均达3年以上。

逆向思维捕捉市场错杀机会

2018年贸易战期间,张强重仓某半导体龙头股的案例堪称经典。当时该股从高点下跌65%,市盈率跌至历史最低的18倍,他却通过拆解财报发现: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15%,存货周转率优于行业均值20%。在市场恐慌性抛售时,他分三批建仓,最终该股在随后3年实现7倍涨幅。"别人恐惧时贪婪"这句格言,在他这里得到完美诠释。建立可复制的选股模型

张强的选股标准被归纳为"五维筛选法":行业空间(年复合增长率>15%)、竞争格局(前三市占率>50%)、财务健康(经营现金流/净利润>1)、管理团队(核心高管持股>5%)、估值安全(PEG<1)。这套量化体系帮助他避开了90%的题材炒作陷阱,近5年选股成功率提升至82%。他特别强调,必须用Excel建立动态评估模型,不能凭感觉决策。

仓位管理的艺术

即便找到优质标的,张强也严守"3331"仓位原则:单行业配置不超过30%,单只个股建仓不超过30%,现金储备保持30%,剩余10%机动补仓。2020年医药股集体暴涨时,他主动将相关仓位从28%降至15%,成功规避了后续集采带来的40%跌幅。这种动态平衡策略,让他的账户最大回撤始终控制在25%以内。

构建持续进化的认知体系

翻开张强的学习记录,可以看到他每年精读30本投资经典,撰写10万字投资笔记。最近两年他开始研究新能源产业链,亲自走访23家企业调研。在他看来,投资比拼的是认知变现能力,必须建立"研究-实践-反思"的闭环。正是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让他在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又提前布局了下一批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