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罗予彤两个辣妹子晕辣了 医生提醒吃辣需谨慎

9360png

近年来,随着川湘菜系风靡全国,"无辣不欢"成为年轻人的饮食新风尚。社交媒体上各种"变态辣挑战"视频动辄百万播放,辣椒素含量超标的网红零食更成为带货爆款。然而在"辣度内卷"的背后,是急诊室里不断增加的急性胃炎患者。近日演员李晟、罗予彤在综艺节目中因过量食辣送医的新闻,再次为嗜辣一族敲响警钟。

辣椒素受体过度刺激引发神经紊乱

医学研究表明,辣椒中的辣椒素会持续激活TRPV1受体,这种存在于消化系统神经元中的蛋白质,在过量刺激下会导致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李晟在送医时出现的面色苍白、冷汗不止等症状,正是典型的"辣椒素中毒"反应。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指出,当人体短时间内摄入超过200万SHU(斯科维尔辣度单位)时,可能出现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等严重症状。

慢性食辣者更易陷入耐受陷阱

长沙湘雅医院2023年门诊数据显示,长期嗜辣人群出现胃黏膜病变的比例较常人高出47%。这类患者往往陷入"辣度耐受-加量刺激"的恶性循环,就像罗予彤在节目中透露"现在微辣根本尝不出味道"。事实上,味蕾对辣味的适应并不代表消化道黏膜具备同等耐受力,这种认知偏差导致许多人直到出现呕血症状才就医。

冷饮解辣反而加重黏膜损伤

节目中嘉宾用冰牛奶为李晟解辣的做法,在急诊医生看来存在严重误区。低温液体虽能暂时麻痹痛觉神经,但会促使胃部血管剧烈收缩。北京301医院消化科临床数据表明,食辣后立即饮用4℃以下冷饮的患者,其胃黏膜充血程度较自然缓解者严重2-3倍。正确的应急处理应是服用40℃左右的蜂蜜水或口服补液盐。

基因检测揭示个体辣耐受差异

华大基因最新研究发现,TRPV1受体基因存在7种功能性变异,这解释了为何有人吃小米辣面不改色,有人沾点辣油就腹泻不止。上海瑞金医院现已推出"辣耐受能力评估"项目,通过检测SCN9A、TRPA1等6个相关基因位点,可精准预测个体适宜辣度范围。专家建议,基因显示低耐受人群每日辣椒素摄入量不应超过3mg(约等于1根二荆条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