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到对立?文和友创始人直播喊话卤鹅哥事件全解析

4810png

近年来,网红餐饮品牌之间的明争暗斗屡见不鲜,从产品抄袭到团队挖角,从价格战到舆论战,商业竞争正在演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在上周,文和友创始人"文宾"在直播间公开喊话"卤鹅哥"事件,再次将餐饮行业的暗流涌动推向高潮。这场从合作走向对立的商业博弈,不仅折射出网红餐饮的生存困境,更暴露出流量经济下创业者们的集体焦虑。

一场直播引发的商业地震

5月18日晚,文和友创始人文宾在抖音直播间突然情绪激动,公开点名批评"卤鹅哥"团队违背商业道德。据直播回放显示,文宾声称双方原本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文和友为对方提供了供应链资源和品牌背书,但对方在获得流量后单方面终止合作,并涉嫌抄袭文和友的商业模式。这场持续近半小时的"喊话"迅速登上热搜,播放量突破2000万,评论区两极分化严重。

从蜜月期到决裂的商业罗生门

事件发酵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确实有过深度接触。2023年底,文和友计划开拓潮汕市场时,主动联系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卤鹅哥"寻求合作。初期合作愉快,文和友帮助对方优化产品线,而"卤鹅哥"则借助文和友渠道进入长沙市场。转折出现在今年3月,"卤鹅哥"突然在深圳开设首家旗舰店,装修风格与文和友高度相似,并推出"市井文化"主题,这被文和友视为赤裸裸的抄袭。双方各执一词,至今未能达成和解。

流量争夺战背后的行业困局

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冲突本质上是网红餐饮赛道内卷化的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新式餐饮品牌平均生命周期已缩短至11个月,较2020年下降43%。为维持流量,品牌不得不持续制造话题。文和友近年来增长乏力,急需新故事提振估值;而"卤鹅哥"等新兴品牌则面临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压力。在资本降温的大环境下,这种"互相借势又互相提防"的关系正在成为行业常态。

用户口碑在商业博弈中的撕裂

事件最戏剧性的发展是消费者群体的分化。在社交媒体上,#支持文和友#和#力挺卤鹅哥#两个话题同时登上热搜。部分消费者认为文和友"店大欺客",利用行业地位打压新兴品牌;另一派则指责"卤鹅哥"背信弃义,破坏商业诚信。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争论已经超出事件本身,演变为对网红餐饮过度营销、同质化严重的集体反思。有美食博主实测发现,两家品牌的同类产品相似度高达70%,但价格相差近一倍。

这场风波尚未平息,但已经给行业敲响警钟。当商业竞争从产品、服务的比拼,演变成流量、话题的争夺时,最终受伤的可能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注意力经济的狂欢中,或许该回归餐饮的本质:好吃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