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公开表态:我为什么反感企业不招岁以上的人?

6764png

在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35岁似乎成了一道无形的分水岭。不少企业招聘时明确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这让许多经验丰富的中年职场人陷入尴尬境地。这种现象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也让"35岁危机"成为职场热词。近日,360创始人周鸿祎公开表态:"我为什么反感企业不招35岁以上的人?"这一言论迅速登上热搜,戳中了无数职场人的痛点。

年龄歧视背后的用人误区

周鸿祎指出,许多企业将35岁作为招聘门槛,实际上是陷入了用人误区。35岁以上的职场人往往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对业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盲目追求年轻化,反而可能错失真正的人才。他以自身企业为例,说明很多关键岗位都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坚力量,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年轻人短期内难以具备的。

经验价值被严重低估

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企业常常过分强调"创新"而忽视"经验"的价值。周鸿祎认为,35岁以上的员工通常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更成熟的处事方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性。特别是在面临重大决策或危机处理时,经验丰富的员工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他特别提到,很多技术岗位需要长期积累,35岁正是技术人才最黄金的时期。

多元化团队才能激发创新

周鸿祎强调,真正有活力的团队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有年轻人的冲劲,也要有资深员工的稳健。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企业发展。他举例说明,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年轻员工可能更了解新兴技术,而资深员工则能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两者结合才能打造出真正优秀的产品。

周鸿祎的观点引发了广泛共鸣,也让更多人开始反思当前职场中的年龄歧视问题。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各年龄段人才的优势,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人才生态,值得每家企业深思。这场关于35岁职场人的讨论,或许将推动整个行业用人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