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回应代工质疑:自建工厂曝光,智能化生产线首次公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大车企纷纷加码布局。然而,代工模式引发的品控争议始终是行业痛点,特斯拉自建工厂的成功案例更让消费者对"代工车"心存疑虑。就在业界质疑小米汽车或将采用代工模式时,一组智能化工厂的实拍图突然在网络曝光,迅速引发热议。
自建工厂实锤 小米汽车打破代工传言
流出的工厂照片显示,小米汽车北京亦庄生产基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厂区内整齐排列着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大型机械臂正在进行精度测试。这与早前行业猜测小米会采用代工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官方随后确认工厂将于2024年投产,首款车型SU7将在此下线。自建工厂的决策不仅回应了外界质疑,更彰显了小米All in造车的决心。
智能化生产线首度揭秘 黑科技含量十足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工厂的智能化程度。通过曝光的视频可以看到,焊接车间实现了100%自动化,486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关键工序的精度控制在0.1毫米以内。生产线还搭载了小米自研的"X-Smart"系统,能实时监测2000多个质量参数。这种将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制造经验迁移到汽车生产的做法,开创了行业先河。
供应链布局浮出水面 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随着工厂信息的披露,小米汽车的供应链战略也逐渐清晰。据悉,电池包、电机等核心部件均设立专属生产区,其中800V高压平台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由小米深度参与研发。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与手机业务的打法一脉相承,既能保证关键技术的自主权,又能有效控制成本,为后续价格战预留空间。
产能规划暗藏玄机 或颠覆行业游戏规则
工厂设计产能显示,一期项目年产量可达15万辆,预留的二期用地可扩展至30万辆。这个数字远超新势力首期5-10万辆的常规配置。配合小米生态的渠道优势,这种产能规划暗示其可能复制手机领域的"爆款策略",通过规模效应快速摊薄成本,或将改写新能源汽车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