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少女被拐卖后成功逃脱,警方却将其送回,网友怒斥不作为
近年来,女性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发关注,尤其是拐卖、性侵等恶性案件频发,让公众对执法系统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从韩国"N号房"事件到中国丰县"铁链女"案,每一次类似案件的曝光都刺痛着社会的神经。而最近印度一起少女被拐卖案的处理方式,再次将警方不作为的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受害者在历经艰险逃脱后,竟被警方强行送回施暴者身边,这种荒谬的处置方式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怒火。
少女虎口脱险却遭二次伤害
案件中的16岁少女在北方邦被诱拐,随后被贩卖并遭受长达数月的性侵。令人震惊的是,当她奇迹般地逃出魔窟向警方求助时,接警人员不仅没有立即立案侦查,反而以"维护家庭和谐"为由,强行将她送回了所谓的"丈夫"家中。这种处理方式无异于将羔羊重新送入虎口,暴露出部分执法者对性别暴力案件的麻木与冷漠。更讽刺的是,当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当地警方才匆忙成立特别调查组,这种"舆论倒逼执法"的模式已成为印度处理类似案件的常态。
制度漏洞纵容犯罪产业链
深入分析这起案件,折射出印度打击人口贩卖体系存在致命缺陷。据反拐卖组织统计,印度每年约有8000起拐卖报案,但定罪率不足10%。警方普遍存在"重调解轻惩处"的办案倾向,尤其当涉及跨种姓或跨宗教婚姻时,执法者往往选择息事宁人。更可怕的是,某些地区已经形成官贩勾结的利益链,有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警察收取贿赂后,会主动将解救的受害者重新送回人贩子手中。这种系统性的腐败,使得印度反拐卖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社交媒体成最后维权阵地
当司法系统失灵时,印度民众越来越依赖网络舆论施压。本案中,少女家属通过Twitter发布求助视频后,话题#JusticeForSurvivor迅速登上热搜,获得宝莱坞明星和社会活动家的声援。这种"数字正义"模式虽能推动个案解决,却也反映出体制救济渠道的失效。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妇女儿童发展部近期推出的"妇女安全APP"下载量激增,这款能一键报警的软件,某种程度上正是民众对传统执法系统失望的产物。
这起案件引发的风暴仍在持续,印度最高法院已要求北方邦政府提交详细报告。而国际人权组织则呼吁联合国介入调查,指出这类案件不是个别警察失职,而是整个保护体系的崩塌。当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时,所谓"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光环显得格外刺眼。每个文明社会都应该思考:我们建立的系统,到底是在保护受害者,还是在变相纵容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