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张凌赫周深火到越南!越南粉丝疯狂打call,内娱顶流席卷东南亚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文化的强势输出,内娱明星在海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早年《还珠格格》风靡东南亚,到如今《苍兰诀》《长月烬明》等剧集席卷越南社交平台,中国明星的海外号召力已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越南视频平台对中国影视内容的采购量三年内增长470%,而白鹿、张凌赫、周深等新生代艺人更成为越南Z世代追捧的"现象级偶像"。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既是国产内容制作水平的提升,也折射出东南亚市场对中国流行文化的深度认同。
越南粉丝应援文化折射内娱影响力升级
在胡志明市的商业中心,白鹿代言的化妆品巨幅广告占据黄金位置;河内大学城周边商铺里,张凌赫的周边产品与韩国偶像并列陈列;周深演唱的《光亮》越南语翻唱版在TikTok播放量突破8000万次。这种狂热不仅体现在线上数据——当《长月烬明》在越南播出时,当地粉丝自发组织"罗云熙生日应援",包下地铁站广告位、无人机灯光秀等应援规模堪比顶流韩团。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明星在越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捧"的转变,标志着内娱产业已具备成熟的海外运营能力。
社交媒体算法如何助推文化破圈传播
百度国际站监测显示,越南网友搜索"白鹿同款"的热度同比上涨320%,相关长尾词覆盖妆发、穿搭甚至饮食习惯。这种穿透式传播得益于抖音国际版与Zalo等平台的智能推荐机制——当用户观看过一条中国明星内容后,算法会持续推送幕后花絮、二创视频乃至方言配音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粉丝创造的"双语言弹幕"成为新景观:在B站搬运的越南reaction视频中,实时飘过的越中双语评论形成独特互动生态。这种由算法催生的跨文化对话,正在消解传统的地域传播壁垒。
从追星现象看东南亚文化消费新趋势
河内某应援站负责人阮氏芳透露,其站子会员中18-25岁群体占比达76%,他们不仅购买官方周边,更热衷众筹定制越南语字幕、租用户外大屏等深度应援。这种消费行为背后是年轻一代对"情感联结"的强烈需求——相比物质消费,他们更愿为偶像的"情绪价值"买单。中国明星在越南的走红轨迹也呈现鲜明特征:先通过古装剧建立认知,再借综艺、音乐巩固人设,最终形成跨媒介的立体影响力。这种模式正在改写东南亚娱乐市场的传统格局,也为内娱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当越南粉丝用标准中文跟唱《大鱼》,当柬埔寨商场循环播放《黑月光》,这些文化现象已超越单纯的娱乐范畴。从内容出海到价值输出,中国流行文化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对话,而明星作为文化符号的载体,其影响力半径仍在持续扩大。这种双向奔赴的文化交流,或许正是全球化语境下最动人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