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范指南|驻日大使馆提醒在日同胞注意安全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其防灾经验备受关注。据日本气象厅统计,2023年该国共发生里氏4级以上地震超过2000次,平均每天5-6次。中国驻日大使馆近期发布提醒,呼吁在日同胞提高防范意识。面对这一全球性自然灾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防范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预警系统的正确使用方式
日本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能在地震波到达前数十秒发出警报。在日同胞应及时下载官方预警APP如"Yurekuru Call",并确保手机紧急警报功能开启。收到预警后要立即采取"Drop、Cover、Hold on"原则:迅速蹲下、寻找坚固掩体、抓紧固定物。特别要注意,高层建筑居民切勿盲目逃生,电梯在预警发出后会自动停运。
居家防震的必备物资清单
专家建议每个家庭都应常备"防灾应急包",包含至少3天的饮用水(每人每天3升)、压缩食品、医药品、手电筒等。东京消防厅特别提醒要准备防尘口罩和哨子,后者能在被困时有效发出求救信号。值得注意的是,80%的地震伤亡由家具倾倒造成,因此务必使用L型支架固定大型家具,床头不要悬挂重物。
不同场所的应急避险策略
在写字楼应熟悉紧急逃生路线,避开玻璃幕墙区域;商场内要远离货架,选择承重柱附近避险;地铁站台应蹲在墙边,防止跌落轨道。日本各公共场所都设有明确的避难标识,平时要多留意绿色逃生箭头指示。若在驾车时遇震,应逐渐减速靠左停车(日本靠左行驶),保持车门解锁以便快速撤离。
灾后关键72小时生存指南
大地震后往往伴随余震,首要注意燃气泄漏风险,闻到异味立即关闭总阀。通过NHK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避免相信社交媒体谣言。储备水电中断时,可打开马桶水箱或热水器获取应急用水。中国驻日使领馆提醒,遇险可拨打03-3403-3065紧急联络电话,或通过"外交部12308"APP寻求帮助。
心理重建与长期防范意识
阪神大地震幸存者调查显示,30%受灾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定期参加社区防灾演练,这不仅能掌握技能,还能建立邻里互助网络。日本各市町村都设有"防灾馆",提供模拟体验设施。记住"311"东日本大地震教训,沿海地区居民要同时防范地震引发的海啸,看到海水异常退却应立即向高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