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省癌症发病率飙升%!专家解读背后三大主因

9147png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浙江省最新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全省癌症发病率较上年飙升9.68%,这一数字犹如一记警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剧变的今天,癌症发病率为何持续攀升?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危险因素?

环境污染加剧成为隐形杀手

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中的PM2.5、水污染中的重金属、土壤污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都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杭州湾沿岸地区,由于化工企业集中,某些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区域。专家指出,环境致癌物的累积效应往往需要10-20年才会显现,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不良生活方式推波助澜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很多人养成了不健康的习惯。浙江省疾控中心调查显示,省内居民吸烟率虽有所下降,但电子烟使用率却在上升;酒精消费量连续5年保持增长;超过60%的上班族存在久坐不动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让高油高盐饮食成为常态,而新鲜蔬果摄入量却达不到推荐标准。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患癌风险。

人口老龄化加剧癌症负担

浙江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细胞修复能力下降,患癌风险自然升高。统计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是40岁以下人群的10倍以上。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难度更大。专家预测,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未来十年浙江省癌症发病率还将持续走高。

早期筛查覆盖率仍待提高

虽然浙江省的癌症筛查项目走在全国前列,但基层医疗机构筛查能力不足、农村地区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以结直肠癌为例,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但省内早期诊断率不足30%。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才就医,此时往往已到中晚期。专家呼吁,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筛查技术的可及性,让更多癌症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

面对癌症发病率的持续攀升,浙江省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挑战。从加强环境治理到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从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到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癌症高发态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