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能砍价是真的吗?卫健委最新回应来了

1507png

近年来,"看病贵"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民生痛点。天价药、进口药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一场大病就可能掏空一个家庭的全部积蓄。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患者家属跪求降价药、众筹救命钱的揪心故事。而最近,一则"医院药价可以砍价"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引发广泛讨论。这究竟是谣言还是确有其事?卫健委的最新回应给出了明确答案。

医院药品定价机制大揭秘

要理解药价能否砍价,首先要了解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体系。目前公立医院实行的是"零差率"政策,即医院按进价销售药品,不得加价。药品价格主要由集中招标采购决定,通过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方式压低药价。这意味着医院本身并没有定价权,自然也就不存在"砍价"空间。不过,对于部分尚未纳入集中采购的高价自费药,患者确实可以与医院协商。

带量采购带来的价格革命

自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来,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最高降幅达96%。以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为例,从每盒60多元降至5.42元。这种"以量换价"的模式,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实惠。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集中采购药品品种已达333种,累计节约医疗费用超3000亿元。这种制度性降价远比个人砍价来得更彻底、更普惠。

特殊情况下的人性化协商

虽然常规药品不能砍价,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医院也会采取灵活措施。比如对于罕见病用药、尚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等高价药品,确实存在与医院协商的空间。北京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透露:"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医院会考虑通过慈善赠药、分期付款等方式减轻负担。"但这种协商并非普遍现象,也不能理解为常规的"砍价"行为。

谨防"药价砍价"背后的骗局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内部渠道砍价"的幌子实施诈骗。卫健委特别提醒,所有正规药品都应通过医院药房或定点药店购买,任何声称可以"打折购药"的中介都涉嫌违法。广东警方近期就破获一起假借"医院内部砍价"名义诈骗癌症患者的案件,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

未来药价改革的方向与挑战

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扩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同时完善医保谈判机制。但也要看到,创新药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如何在保障患者用药可及性的同时,兼顾药企的创新积极性,仍是需要平衡的难题。此外,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也是缓解"用药贵"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