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数据公布:同比增长,消费和投资谁挑大梁?
一季度经济数据刚刚出炉,5.4%的GDP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广泛讨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单显得尤为亮眼。但细看数据背后,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在出口承压、地产低迷的情况下,究竟是消费回暖撑起了经济增长,还是基建投资继续扮演"定海神针"?这直接关系到全年经济能否延续向好态势,也牵动着亿万消费者的钱包和投资者的神经。
消费回暖成最大亮点 服务消费持续领跑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较去年四季度明显回升。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0.8%,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增长19%,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都指向同一个趋势——被压抑的服务消费正在爆发式释放。春节档的"报复性观影"、各地文旅局的"花式内卷",以及"尔滨"现象的火爆出圈,共同勾勒出消费升级的新图景。值得注意的是,金银珠宝类商品增长13.6%,化妆品类增长8.2%,显示品质消费需求依然坚挺。
制造业投资高位运行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其中制造业投资以9.9%的增速一骑绝尘。在政策引导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8%,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幅高达42.7%。各地"新质生产力"项目密集开工,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投资热土。广东投资超9000亿元的产业项目集中启动,江苏签约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56个,这些都为经济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
基建投资稳中有进 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
虽然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至6.5%,但开年前两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翻番,达到8269亿元。重大工程方面,国家发改委批复35个重大项目,涉及交通、水利等多个领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5G基站、东数西算、城市更新等新型基建项目占比提升,北京、上海等地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加速推进。这些项目既能短期稳增长,又能长期优化经济结构,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精准性。
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 政策组合拳效果待观察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仍是主要拖累项。尽管春节后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新房市场依然低迷。近期多地放松限购、推行"以旧换新"等政策,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这些措施能否扭转市场预期尚需时间验证。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下行导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可能影响后续基建投资力度,这个传导链条需要政策层面重点关注。
透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动能转换。消费的韧性超出预期,创新驱动的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但房地产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接下来,如何平衡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的关系,如何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将成为政策发力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