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遛狗新政策:这些公共场所禁止遛狗,你知道吗?
近年来,随着城市养宠家庭的激增,遛狗引发的公共矛盾频频登上热搜。郑州某小区因不文明遛狗爆发邻里冲突的视频获得百万点击,广场上宠物粪便引发的投诉量同比激增300%,这些现象暴露出城市宠物管理正面临严峻挑战。就在市民热议"该不该禁止公共场所遛狗"时,郑州市最新颁布的《文明养犬管理条例》给出了明确答案,其中划定的禁遛区域清单正在养宠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城市公园全面纳入禁遛黑名单
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等17个市属公园的入口处,近期都竖起了醒目的禁犬标识。新规明确每日6:00-22:00期间,所有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市政公园禁止任何犬只进入,导盲犬等特殊工作犬需持证备案。园林局工作人员透露,该措施主要针对草坪破坏、犬只惊吓儿童等问题,违者将面临50-200元罚款。
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设防护圈
在郑州七中、文化路一小等学校周边,新喷涂的黄色禁遛标线格外醒目。教育局联合城管部门划定以校门为中心、半径200米的绝对禁遛区,覆盖上下学高峰时段(7:00-8:30/16:00-18:00)。值得注意的是,该区域同时禁止摆放宠物寄存笼,防止家长临时寄养带来的安全隐患。
地铁站出入口纳入动态监管
二七广场站、郑州东站等18个重点地铁站出现智能监测设备,通过AI摄像头识别违规遛狗行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以出站口为中心15米范围内全天禁遛,高峰期将安排专员巡查。特别提醒携带宠物乘车的市民,需使用符合规定的宠物箱,且仅限非高峰时段搭乘。
商业步行街试点分时管理
德化街、农科路步行街出现"宠物时钟"电子屏,显示每日19:30前禁止遛狗,冬季时间调整为18:00前。商圈管委会创新推出"错峰遛宠"方案,在非营业时段开放部分区域,但要求犬主必须携带清洁工具包,包含拾便器、尿垫等五件套。
社区公共健身区实施双限政策
绿城百合、正弘蓝堡湾等社区健身区出现新型警示牌,注明"禁止遛狗"与"禁止宠物入内"双重限制。物业人员介绍,除划定专用遛狗通道外,所有安装健身器材的公共区域,包括儿童游乐设施周边5米范围,均列入24小时禁入区。违规信息将纳入社区诚信档案系统。
这些新规的落地正在重塑城市人宠共处的空间边界。在郑州12345热线接到的相关咨询中,约65%市民关注如何查询具体禁遛范围,各区政府官网已上线电子版"禁遛地图"。随着执法力度加大,文明养犬劝导员队伍也在各社区快速组建,这场关于公共空间使用权的深度调整,或将催生新的城市治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