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后好友不愿过户?律师教你如何维权

4817png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借名买房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人因购房资格受限、贷款审批困难等原因,选择以亲友的名义购房,待条件成熟后再办理过户手续。然而,这种看似"双赢"的操作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不少人在借名买房后遭遇"翻脸不认账"的尴尬局面,好友拒绝过户,甚至反客为主主张房屋所有权,导致真正的出资人陷入维权困境。此类纠纷频发,已成为当下房产交易中的一大痛点。

借名买房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借名买房本质上是一种代持行为,其法律效力取决于能否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借名买房的合意。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审查购房款的实际支付情况、房屋的占有使用状况以及双方之间的书面或口头协议等。如果出资人能够提供银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链,证明自己才是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法院一般会支持其过户请求。反之,如果证据不足,房屋可能被认定为登记人的财产。

遭遇拒绝过户时的维权路径

当借名人拒绝配合过户时,实际出资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协商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过户时间。若协商无果,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则需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请求确认房屋归实际出资人所有,并判令借名人配合办理过户手续。诉讼过程中,出资人需要承担较重的举证责任,因此前期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至关重要。

预防借名买房风险的关键措施

为避免陷入借名买房纠纷,出资人应在购房前与借名人签订书面代持协议,明确约定房屋的实际权属、过户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同时,要确保购房款由自己账户直接支付给开发商或卖家,并保留完整的付款凭证。房屋交付后,实际居住使用并缴纳相关费用的凭证也要妥善保管。此外,还可以考虑办理抵押登记或预告登记,限制借名人擅自处分房产的可能性。这些措施虽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但能大幅降低维权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