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游客带火上海小众景点,当地人直呼没想到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国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以往中国游客热衷的东南亚旅游目的地,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泰国游客正成为上海旅游市场的新兴力量。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外国游客带火的并非外滩、东方明珠等传统地标,而是一些连本地人都鲜少问津的小众景点。这种"反向旅游"现象不仅让上海市民直呼"没想到",更折射出后疫情时代旅游消费的新趋势。
泰国游客偏爱上海弄堂文化
在静安区的愚园路、长宁区的武夷路等老弄堂区域,近期频繁出现泰国游客的身影。他们举着相机,在石库门建筑前摆出各种姿势,记录下最具老上海风情的街景。当地居民王阿姨表示:"以前这里都是本地老人,现在突然多了这么多外国年轻人,还专门拍我们晾衣服的竹竿,真是稀奇。"这些充满市井气息的生活场景,恰恰成为了泰国游客眼中最具魅力的"上海印象"。
小众艺术区意外走红国际社交平台
位于杨浦区的大学路艺术区近期在泰国社交平台上爆火,一条关于涂鸦墙的短视频获得了超50万点赞。这里原本是本地文艺青年的聚集地,现在却挤满了来自泰国的年轻游客。艺术区负责人透露:"最近三个月泰国游客占比突然增加到30%,我们不得不增设泰语指示牌。"分析认为,这种"非主流"景点的走红,反映了新一代游客追求独特体验、抗拒同质化旅游的心理。
夜市美食成为文化交流新窗口
昌里路夜市最近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泰国游客排队购买上海传统小吃,而本地食客则对泰式奶茶摊位趋之若鹜。一位经营葱油饼二十年的老师傅说:"我的摊位现在每天要准备双倍材料,那些泰国客人一次就买十个,说要带回去给朋友尝尝。"这种美食互鉴的现象,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民间文化交流模式,让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在街头不期而遇。
老厂房改造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由旧纺织厂改造的M50创意园区,近期在泰国旅游攻略中频繁出现。园区内保留的工业遗迹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吸引了大量追求"工业风"拍照背景的泰国游客。一位来自曼谷的摄影师表示:"这些锈迹斑斑的机器比摩天大楼更有故事感,能拍出与众不同的旅行照片。"这种对城市历史空间的重新发现,正在改变着国际游客对上海的城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