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冉上诉薛小婉事件持续发酵,双方亲友团发声
在短视频与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的时代,网红间的恩怨纠纷早已成为流量经济下的独特景观。从早期的互爆黑料到如今的法庭对峙,这类事件不仅折射出行业监管的空白地带,更暴露出网红经济中法律意识与商业伦理的双重缺失。近日,韩安冉与薛小婉的诉讼风波因二审开庭再度引爆社交平台,双方亲友团的接连发声让这场"连续剧"持续霸榜热搜,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红纠纷法律化、饭圈化趋势的深度思考。
二审庭审细节曝光 举证环节现戏剧性反转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上诉庭审中韩安冉方提交了新的聊天记录与转账凭证,直指薛小婉涉嫌虚构合作项目骗取资金。而薛小婉代理律师则当庭播放了一段经过公证的直播录屏,显示韩安冉曾公开承认部分款项属自愿赠予。法庭质证阶段,双方对"情感纠纷"与"经济诈骗"的定性展开激烈辩论,法官多次要求当事人控制情绪。值得关注的是,薛小婉当庭提交的精神鉴定报告显示其患有中度抑郁症,这一证据或将影响最终的责任认定。
亲友团隔空交锋 舆论战升级为法律风险
事件发酵期间,韩安冉闺蜜"小熊"在直播间爆料薛小婉团队存在税务问题,随即收到律师函警告;而薛小婉表弟发布的"韩安冉整容病历"视频,因涉嫌侵犯隐私已被平台下架。法律专家指出,亲友团为支持当事人发布的未经核实信息,可能构成诽谤罪或帮助侵权。目前双方粉丝已发起多轮"证据征集",这种将网络骂战转化为集体举证的行为,正在模糊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的边界。
MCN机构紧急切割 商业合作陷连环解约
风波持续升级导致商业价值急剧缩水,据内部人士透露,已有三家品牌方终止与薛小婉的代言合作,损失预估超600万元。其所属的畅玩文化传媒发布声明称"尊重司法程序",但被网友发现已删除官网所有薛小婉相关内容。韩安冉虽未遭品牌方弃约,但其主理的化妆品品牌直播间却遭遇大规模退单,客服记录显示超30%退款理由标注"不信任主播人品"。这场纠纷正在演变为网红经济产业链的信任危机。
专家解析网红诉讼标本意义 行业规范迫在眉睫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教授指出,该案具有典型的行业警示价值:"当网红纠纷从舆论场转向法庭,说明这个行业开始建立规则意识。但亲友团裹挟粉丝参与证据战的做法,暴露出从业人员法律素养的普遍缺失。"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网红的民事纠纷同比增加217%,其中人格权纠纷占比达63%。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建立网红经纪合规培训制度,并将法律知识纳入主播资格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