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黑黑正面回应小盐巴闭店,网友热议不断
近年来,网红餐饮品牌频频"翻车",食品安全问题、加盟纠纷、虚假宣传等负面新闻屡见报端。消费者在享受网红美食的同时,也面临着品质不稳定、服务参差不齐的困扰。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知名甜品品牌"桃黑黑"与"小盐巴"的闭店风波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红餐饮品牌可持续发展的热议。
桃黑黑创始人直面闭店质疑
桃黑黑品牌创始人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首次正面回应小盐巴闭店事件。文中详细阐述了两个品牌间的合作关系,承认在运营管理上存在不足,但强调闭店是战略调整而非经营不善。创始人特别提到,疫情期间的高额租金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导致部分门店关闭的主要原因。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突破2亿。
网友热议折射行业深层问题
事件引发网友两极分化讨论。支持者认为桃黑黑敢于直面问题值得肯定,反对者则质疑其回应避重就轻。餐饮行业专家指出,这场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网红餐饮普遍存在的三大痛点:过度依赖营销、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管理薄弱。有消费者晒出对比照片,显示两家品牌产品相似度高达80%,这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发酵。
闭店潮背后的商业逻辑
数据显示,2023年新茶饮行业闭店率高达35%,远超餐饮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分析,桃黑黑和小盐巴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网红品牌往往通过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但后期面临同质化竞争时,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门店首当其冲。一位不愿具名的加盟商透露,部分网红品牌单店回本周期已从6个月延长至18个月,这让许多投资者陷入困境。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焦点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消费者预付卡退款问题浮出水面。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关于小盐巴门店突然关闭的投诉。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经营者停业应提前30日公示并退还余额。消费者协会已介入调查,这将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行业洗牌中的新机遇
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部分转型成功的品牌开始从产品研发、供应链建设等基础环节重塑竞争力。有投资人表示,经过这轮调整,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桃黑黑在回应中提到,正在筹建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体系,这或许预示着网红餐饮正在从营销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
这场由闭店引发的讨论,已经超越单个品牌事件,成为观察中国新消费行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经营质量,将成为所有餐饮品牌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