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应黄仁勋访华:中美科技战或将升级
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剧烈动荡的当下,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角力持续牵动各方神经。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低调访华的消息不胫而走,恰逢美国大选关键时期,特朗普在公开演讲中强硬表态称"中国正在窃取我们的芯片技术",这番言论迅速点燃舆论场。随着AI算力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从硅谷到中关村的科技从业者们都在担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否会演变成更激烈的技术封锁?
黄仁勋访华背后的产业链博弈
英伟达作为全球AI芯片霸主,其CEO的访华行程被外界视为重要风向标。据悉黄仁勋此行密集会见了字节跳动、百度等中国科技企业高管,同时考察了苏州、上海等地的研发中心。这发生在拜登政府收紧对华高端芯片出口管制三个月后,凸显出跨国科技企业在政策夹缝中的生存智慧。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市场贡献了英伟达近20%的营收,但受限售令影响的H100芯片已出现替代品苗头,这种微妙的平衡或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
特朗普"科技民族主义"政策走向
这位共和党候选人在艾奥瓦州的演讲中,将半导体技术称为"21世纪的石油",强调要建立"科技柏林墙"。其竞选团队流出的政策备忘录显示,若胜选可能采取包括:禁止美企在华建设先进晶圆厂、扩大实体清单范围、切断中美联合研发渠道等七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别点名英伟达"不应向中国出售最聪明的大脑",这种针对性表态让科技股应声下跌。分析认为,这种强硬路线可能迫使中国加速去美化进程,但短期内将造成全球芯片市场剧烈波动。
中国科技企业的突围路线图
面对可能升级的技术围堵,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商用化进程明显加快,中芯国际N+2工艺良率提升至75%的消息也在业内流传。多位产业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正在构建从EDA工具、半导体设备到芯片设计的全链条替代方案。百度、阿里等企业联合成立的"大模型国产化联盟"近期取得突破,实现了70%国产化率的AI训练集群。这种"双轨并行"策略既维持现有国际合作,又培育自主生态,但关键光刻机等"卡脖子"环节仍是最大变数。
在这场关乎未来十年科技主导权的竞争中,企业决策与地缘政治正形成复杂共振。当黄仁勋的私人飞机从浦东机场起飞时,硅谷的风险投资人正在重新评估中美"技术脱钩"带来的投资风险系数。正如某位半导体行业老兵所说:"晶圆厂可以建隔离墙,但创新从来不会在封闭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