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交出首份年报,分红力度碾压阳光电源

849png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海博思创(688411.SH)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全年财报。

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

海博思创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以此计算,其此次分红总额约1.96亿元,占其利润总额的三成左右。

这是海博思创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股东分红也格外大方。作为比较,储能集成老大阳光电源(300274.SZ)去年挣了110亿元,拟10派10.8元,合计派发22.1亿元,占其利润总额比重约两成。

今年1月27日,海博思创作为国内主营储能集成第一股,成功登陆科创板。

储能企业业务营收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四季度,海博思创的利润达到3.34亿元,达到全年利润的一半以上。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最高,达到24.1亿元。

年报援引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及储能销售订单增加,海博思创全年生产储能产品11411 MWh,同比增35.4%;销量为11815 MWh,同比增90.19%。

去年,海博思创储能行业的毛利率为18.22%,同比减少1.19个百分点。

其中,境内毛利率16.85%,同比减少2.35个百分点;海外毛利率高出国内25个百分点,高达42.14%。不过,海博思创出海相对较晚,财报中未披露2023年毛利数据。其去年境外营收5.3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6.5%。

在海外市场,海博思创称,目前其已与美国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 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且已交付了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

去年,海博思创研发投入较高,同比增长了40.1%,达到2.5亿元,占了其全年净利润的近四成。

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其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导致研发人员薪酬及与外部机构合作产生的服务费、委托开发费等增加所致。

海博思创在研项目包括储能新技术产品研发、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分布式储能系统产品研发、海外储能产品研发等八个项目。

该公司研发人员从2023年的205人,增长至去年的322人,研发人员的合计薪酬也从2023年的0.75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2亿元,同比增幅约60%。

界面新闻注意到,海博思创的研发人员只有一位在50-60岁,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下,团队较为年轻。

图片来源:海博思创财报

海博思创称,其已布局储能系统关键零部件的自研自产,实现了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功率转换系统(PCS)等主要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并自主设计了热管理、消防等子系统等。

在新技术层面,海博思创目前将大量精力放在AI智慧赋能方面,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出了覆盖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模型。

截至去年底,海博思创存货14.21亿元,同比下降了四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711.14%,升至8.9亿元。因预收客户货款减少,其合同负债同比下滑30.75%,降至5.45亿元。

今年一季度,海博思创业绩有所下滑,其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85.72万元,同比下降40.62%。

海博思创的研发投入仍旧在持续增长,一季度达到0.69亿元,同比增长44.84%。

同期,海博思创负债情况有所好转。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资产总额113.65亿元,负债73.43亿元,负债率从去年末的71.32%降至64.61%。

此前,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运营总裁舒鹏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行业会两极分化,未来,头部企业的市占率会越来越大。海博思创将会更加聚焦纯市场行为的订单,减少低价竞争。

截至4月30日收盘,海博思创上涨13.61%,收于74.31元/股,总市值约1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