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秀中国站取消?官方最新回应及退票政策解读
近年来,线下演出市场蓬勃发展,各类沉浸式戏剧、互动秀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然而随着行业快速扩张,演出取消、延期等突发事件也频频发生,让不少观众措手不及。就在上周,社交平台突然传出"莫里秀中国站取消"的消息,迅速引发热议。这场原定于多城巡演的沉浸式魔术大秀,是否真的遭遇变故?已购票观众又该如何维权?
莫里秀中国站突传取消引热议
11月15日起,微博、小红书等平台陆续出现观众爆料,称收到莫里秀主办方的取消通知。有网友晒出邮件截图显示:"因不可抗力因素,原定12月的演出场次全部取消。"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百万。不少观众表示刚完成购票就遭遇变故,更有人质疑这是否涉及虚假宣传。随着舆论发酵,主办方在沉默48小时后终于作出正式回应。
官方回应:巡演调整非全面取消
11月17日晚,莫里秀中国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确认部分城市场次确有调整,但强调"并非全面取消"。声明指出,受演出报批流程影响,北京、广州站将延期至2024年第一季度,而上海、成都站仍按原计划进行。对于这一定性为"巡演调整"而非"取消"的说明,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为避免触发大规模退票。值得注意的是,声明中提到的"不可抗力因素"具体所指仍语焉不详,引发诸多猜测。
退票政策现"双重标准"争议
根据官方公布的退改方案,选择退票的观众可在购票平台申请全额退款,但需在11月30日前完成操作;选择保留门票的观众将获赠周边礼品。然而细则显示,通过二级票务平台购票的观众,需自行联系转卖方处理。这种差异化的处理方式立即引发争议。法律专家指出,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主办方应当确保所有购票渠道的观众享有同等权益,目前的政策可能存在合规风险。
观众维权群涌现 消协介入调查
事件发酵后,多个社交平台出现"莫里秀维权群",成员规模均达数百人。除要求便捷退票外,不少观众还提出赔偿交通、住宿等间接损失。据悉,上海消保委已接到37起相关投诉,正在约谈主办方。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反映官方客服电话长期占线,线上申请退票后迟迟未收到退款。这种服务缺位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有观众表示将考虑集体诉讼。
行业乱象倒逼票务改革
此次事件再次暴露演出市场票务管理的深层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大型演出取消率同比上升22%,其中报批问题占比达41%。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已启动票务系统升级计划,拟推行"电子票务全链路追溯"机制。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建立类似机票的"阶梯式退改规则",同时强制演出主办方购买取消险,从制度层面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