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新关税遭州集体诉讼 被指涉嫌违法

2476png

在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再次引发轩然大波。这项涉及3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措施不仅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更直接触发了12个州的集体诉讼。各州检察长联手指控联邦政府"越权行事",认为此举违反《贸易法》和《行政程序法》,将给本州经济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这场罕见的"州告联邦"法律大战,折射出美国国内在贸易政策上的深刻分歧。

关税大棒挥向自家后院引发众怒

最新关税清单几乎涵盖所有尚未加税的中国输美商品,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玩具、服装无一幸免。加州等起诉州提交的法庭文件显示,仅该州就有超过200万就业岗位与中美贸易直接相关。纽约州检察长直言:"这不是在惩罚中国,而是在惩罚纽约的企业和消费者。"数据显示,新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2000美元,这正是各州政府不惜与联邦政府对簿公堂的根本原因。

法律争议聚焦总统贸易权限边界

诉讼的核心争议在于总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合法性。该法律本用于应对国家安全威胁,但特朗普政府将其扩展为贸易战工具。法律专家指出,这开创了危险先例——若总统可随意定义"国家安全",相当于获得不受制约的征税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联邦法院已裁定政府败诉过类似案例,当时法官明确表示"经济安全不等于国家安全"。

蓝州红州罕见联手凸显经济焦虑

参与诉讼的12个州中,既有加州、纽约等传统民主党州,也有密歇根等关键摇摆州,甚至包括部分共和党执政州。这种跨党派联合反映出关税已触及各州共同的经济神经。农业大州爱荷华虽然未参与诉讼,但其大豆协会公开支持法律行动。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当关税开始直接影响选举关键州的就业和物价,两党议员都面临巨大的选民压力。

企业界法庭内外展开立体阻击

除了各州政府,超过3000家企业通过"关税伤害美国腹地"联盟提交抗议信。耐克、苹果等巨头更单独提交法律文件,指出关税将迫使他们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零售业领导协会的调研显示,92%的企业表示无法轻易将供应链移出中国。这种政商联动的反关税态势,使得本案超越了单纯的法律争议,演变为美国商业生态的集体自救行动。

全球供应链震荡恐引发连锁反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指出,中美关税战可能导致2020年全球GDP增长减少0.8%。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关税将打乱已建立数十年的跨国生产网络。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商品中约30%价值来自其他经济体。这意味着韩国显示屏、日本传感器、德国机床等都将连带受损。法律专家预测,若诉讼成功,可能为其他国家挑战美国单边关税提供判例参考。

这场诉讼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3000亿美元商品的命运,更将重新定义美国总统的贸易权力边界。随着听证会日期临近,各州提交的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不断加厚,而白宫则坚持关税是"让中国守规矩的必要手段"。在法院作出裁决前,美国企业不得不继续在政策不确定性中艰难求存,全球市场也将持续屏息观望这场史诗级贸易博弈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