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员工猝死事件 律师解读公司法律责任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行业高速发展,996、007等加班文化逐渐成为行业潜规则。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行业竞争加剧,从业者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就在前不久,猿辅导一名28岁员工猝死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已是今年互联网行业曝出的第三起员工猝死事件。高强度工作环境下,企业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劳动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猝死事件背后的用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已发生多起员工猝死事件。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头部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5岁。在"内卷"严重的教育行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往往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提升产出。许多员工反映,连续加班至凌晨已成常态,双休日变单休甚至无休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工作模式严重透支员工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企业是否构成违法用工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律师指出,如果企业长期要求员工超时加班,且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就涉嫌违反劳动法。在猝死案件中,若证实死亡与过度加班存在因果关系,企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工伤认定的法律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但律师表示,实践中认定存在难度。若员工是在加班过程中猝死,一般可以认定为工伤;若是在下班后家中猝死,则需要证明猝死与工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取证过程往往需要医院诊断证明、工作记录等多方面证据。
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一旦认定为工伤,企业需承担工伤保险待遇。若企业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则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此外,若企业存在强迫加班等违法行为,还可能面临劳动监察部门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相关负责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预防类似悲剧重演
专家建议,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杜绝"加班文化"。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关注高危人群健康状况。劳动者也要提高维权意识,对违法加班要求敢于说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