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在冷库里出不来?这样做可以争取更多生存时间

6595png

近年来,冷库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食品加工厂到物流仓储中心,工人在极低温环境下作业时突发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2023年某冷链企业员工因系统故障被困冷库长达6小时的新闻更是登上热搜,暴露出行业应急措施的严重不足。当温度骤降至零下20℃甚至更低时,人体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正常体温?被困者该如何争取宝贵的生存时间?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深入了解。

冷库被困时的第一反应决定生死

当发现冷库门无法打开时,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拼命拍门呼救。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加速体温流失。正确做法是立即停止剧烈活动,用衣物包裹头部和四肢末端,减少体表暴露面积。研究表明,在-18℃环境中静止不动的人比持续活动的人能多维持40%的核心体温时间。同时要立即寻找冷库内的保温材料,如泡沫箱、纸箱等,制造临时保温层。

利用冷库现有资源创造生存空间

专业冷库通常存放着大量货物,这些物品可能成为救命关键。冻品包装用的瓦楞纸箱导热系数仅为0.05W/(m·K),是绝佳的隔热材料。将多个空纸箱套在一起,能形成简易"保温舱"。若发现塑料薄膜或铝箔,可缠绕身体制造"太空毯"效应。有经验的工人会拆解货架木板,在地面铺设隔离层,避免身体直接接触低温金属地面。

科学分配体力等待救援

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保持清醒至关重要。建议采用"20分钟休息-5分钟活动"的循环模式:短暂活动手指脚趾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大幅动作导致热量快速散失。当出现嗜睡症状时,可通过轻微疼痛刺激(如掐大腿)保持意识。记录时间有助于维持心理稳定,可用货物摆放简易计时装置,每半小时移动一件物品。

冷库内部的应急装置位置

国家标准规定,超过20立方米的冷库必须安装内部应急开关,通常位于门框上方或货物传送带附近。熟悉冷库结构的人员知道,制冷机组周边往往有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部分现代化冷库配备应急呼叫按钮,其指示灯在断电时会自动亮起。这些关键信息应在入职培训时重点掌握,但调查显示85%的冷库工人从未接受过系统培训。

低温环境下的呼吸控制技巧

冷空气直接吸入会迅速降低肺部温度。正确做法是用衣物过滤空气,采用"浅吸慢呼"的呼吸方式,将呼气时间延长至吸气的2倍。如发现口鼻部位结霜,要立即清理避免冻伤。多人被困时,应围坐成圈共享体温,但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二氧化碳聚集。有经验者会在胸前抱持大件塑料容器,利用空气层减缓热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