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为何突然起诉四川芬达?本人回应透露关键信息

4946png

近年来,明星维权事件频频登上热搜,从肖像权到名誉权,从音乐版权到商业代言,艺人们越来越重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就在近日,一则"杨坤起诉四川芬达"的消息突然引爆网络,让无数网友摸不着头脑——歌手和饮料品牌之间能有什么恩怨?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起看似荒诞的诉讼背后,折射出当前商业代言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乱象,也引发了公众对明星商业价值保护的深度思考。

商标抢注引发的商业纠纷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四川芬达饮料有限公司早在2018年就申请注册了"杨坤"商标,国际分类为32类-啤酒饮料。而歌手杨坤方面表示,该商标的注册严重侵犯了其姓名权,容易导致公众误认为该品牌与杨坤存在代言或合作关系。这种"搭便车"行为在快消品行业并不罕见,许多企业通过抢注明星姓名商标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却给艺人造成了严重的商业价值损害。

明星姓名商标化的行业乱象

在中国商标网上查询发现,除"杨坤"外,"周杰伦"、"刘德华"等数百位明星姓名都曾被抢注为各类商品商标。这些注册行为往往发生在明星走红之后,注册品类多集中在食品、服装等快消领域。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专门盯着当红艺人的姓名进行商标布局,一旦注册成功,要么高价转卖给明星团队,要么直接用于产品营销,这种灰色产业链已存在多年。

杨坤方的维权依据与诉求

杨坤委托律师在声明中指出,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作为知名歌手,"杨坤"二字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商业价值,四川芬达的注册行为明显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讼请求包括判令撤销争议商标、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杨坤首次姓名权维权,此前他就成功无效了多个类别的"杨坤"商标。

企业方的回应与争议焦点

四川芬达方面辩称,"杨坤"商标注册时已通过公示期,且该公司主营区域在西南地区,与歌手杨坤的演艺事业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法律专家指出,判断商标侵权不以地域为限,关键在于是否会导致消费者混淆。更关键的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还注册有"汪涵"、"谢娜"等数十个明星姓名商标,这种批量注册行为很难被认定为善意使用。

案件背后的行业警示意义

这起案件为快消品行业敲响了警钟。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明星团队越来越重视姓名商标的防御性注册。北京某律所知识产权律师建议,艺人应在走红初期就进行全类别商标布局,同时企业要避免投机心理,真正的品牌建设应该依靠产品品质,而非蹭名人热度。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已加大了对恶意商标注册的打击力度,2022年累计驳回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超过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