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老师猝死家属发声:揭露加班文化下的生命代价

3935png

在"996是福报"的畸形职场文化席卷下,互联网教育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压震荡。据脉脉《2023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3.7%的在线教育从业者存在过度加班现象,其中猿辅导员工平均加班时长位列行业前三。当28岁的张老师倒在凌晨两点的备课桌前,这场关于生命与KPI的残酷博弈,终于撕开了资本狂欢背后的血色伤口。

深夜打卡截图背后的生死时速

家属提供的考勤记录显示,猝死前三个月,张老师日均工作14.6小时,最晚下班记录达凌晨3:47。其企业微信里存有63条"凌晨备课群"的未读消息,最后一条工作沟通停留在猝死当日1:23分。这种将"狼性文化"美化为奋斗精神的畸形管理,正在教育行业制造着批量生产的"人肉电池"。

绩效排名催生的隐形杀戮

内部流出的《教师星级评定细则》暴露了残酷的考核机制:续课率低于90%扣罚半月绩效,差评超过3次取消晋升资格。为保住"金牌讲师"头衔,张老师曾连续58天无休,期间4次晕厥仍被要求完成"双师课堂"直播。这种将教师异化为数据指标的考核体系,本质上是用算法完成的对人性的系统性绞杀。

企业声明中的文字游戏陷阱

猿辅导在声明中强调"不存在强制加班",却对"自愿加班可获3倍课时费"的激励政策避而不谈。这种精心设计的制度性逼迫,使得拒绝加班等同于放弃职业发展。更讽刺的是,公司为教师购买的商业保险中,猝死赔付条款明确标注"非工作期间发生不予以理赔",将责任切割得干干净净。

家长追捧名师背后的共谋结构

在某个500人家长群里,"24小时答疑""秒回消息"成为选择辅导老师的黄金标准。有家长炫耀:"我们老师凌晨两点还在批改作业"。这种将教师超人化的畸形需求,与机构刻意营造的"教育军备竞赛"形成合谋,最终编织成吞噬从业者健康的死亡罗网。

劳动监察失效下的血色闭环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但涉事机构三年内收到17次劳动投诉仍正常运营。监管部门"以调代罚"的处理方式,让企业违法成本远低于雇佣替代人力的开支。这种制度性纵容下,更多的"张老师"仍在看不见的流水线上透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