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为显年轻频繁抛媚眼致流泪不止 专家提醒爱美需谨慎
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的蓬勃发展,"抗衰老"已成为中老年群体最热衷的话题之一。从广场舞大妈组团打玻尿酸,到退休阿姨们互相攀比除皱针效果,追求年轻态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在盲目跟风的过程中,各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健康问题频频出现。近日,一则"大妈为显年轻频繁抛媚眼致流泪不止"的新闻引发热议,再次将"过度医美"的隐患推上风口浪尖。
频繁抛媚眼背后的美容误区
事件中的张大妈听信"多眨眼能锻炼眼周肌肉"的偏方,每天刻意练习数百次"媚眼"动作。医学专家指出,眼轮匝肌过度收缩会导致泪腺分泌异常,长期强迫性眨眼可能引发干眼症、结膜炎等问题。类似的美容误区在中年群体中屡见不鲜,比如用胶带提拉面部、过度按摩导致皮肤松弛等,这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土方法"往往适得其反。
中老年医美市场的野蛮生长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医美消费者年增长率达34%,但行业规范明显滞后。部分美容院用"逆龄神器""一针回春"等话术诱导消费,却对风险避而不谈。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中老年人通过短视频学习注射技巧,在家自行操作水光针、肉毒素等项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非法医美致残案例中,45岁以上占比高达41%。
心理需求催生的过度医美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调研发现,62%的中老年女性因"害怕被同龄人比下去"而尝试医美。这种"容貌焦虑"往往源于退休后的社交需求,以及短视频平台制造的"冻龄"假象。心理学家指出,当大妈们对着美颜滤镜中的自己产生认知偏差时,就容易陷入"越整越焦虑,越焦虑越整"的恶性循环。
科学抗衰的三大黄金准则
三甲医院皮肤科主任建议:首先选择正规机构的抗衰项目,如射频、低能量光疗等无创治疗;其次要建立合理预期,衰老是自然过程,医美只能适度改善;最重要的是内外兼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才是抗衰根本。对于眼周护理,专家特别提醒,每天眨眼1万次属正常生理需求,刻意增加次数反而会加速眼周细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