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没有必要恐惧美国股市暴跌,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907png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美国三大股指连续暴跌引发投资者恐慌。A股市场也受到波及,不少散户开始恐慌性抛售。但仔细观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我们会发现这种恐慌完全没有必要。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正在为资本市场构筑坚实的防火墙。

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带来独特机遇

当前中美经济正处于完全不同的周期阶段。美国为抑制通胀不得不持续加息,而中国则处于稳增长的政策宽松期。这种周期错位使得A股市场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数据显示,中国8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4%,服务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这种基本面差异决定了A股不会简单跟随美股走势。

中国资本市场独立性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推进,A股的独立性特征日益明显。一方面,外资持股占比虽有所提升,但整体仍不足5%,不会主导市场走势;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储蓄规模,内资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6万亿元,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这种内生性增长动力,使得A股具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应对挑战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着足够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央行近期下调MLF利率,释放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更为关键的是,中国通胀水平总体可控,为政策调控预留了充足空间。相比之下,美国面临通胀高企与经济增长放缓的两难困境,政策选择余地十分有限。这种政策优势将有效对冲外部风险传导。

新经济动能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正在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7.8%。这些新经济领域不仅成长性突出,而且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种结构性优势,是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源泉。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全球市场动荡都是检验经济体质的试金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正在经历实战检验。投资者应当保持战略定力,理性看待短期波动,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长期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