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了鸡蛋没了?国内鸡蛋供应紧张局面何时缓解

7605png

近期,国内多地超市出现鸡蛋限购、价格跳涨现象,社交媒体上"买不到鸡蛋"的抱怨此起彼伏。有网友晒出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配文"关税加了鸡蛋没了",引发广泛共鸣。数据显示,11月全国鸡蛋批发价同比上涨超30%,部分产区甚至出现"今天报价明天作废"的抢购潮。这场突如其来的"蛋荒"背后,究竟是短期供需失衡还是长期结构性问题?普通家庭的菜篮子何时才能重获这份"平价营养"?

进口种鸡断供引发的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困局始于三年前种鸡进口量断崖式下跌。我国蛋鸡种源长期依赖进口,2020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祖代种鸡引种量骤减40%,按照养殖周期推算,今年恰好是产能缺口集中显现期。某育种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每套祖代种鸡价格已突破80美元,仍一鸡难求"。与此同时,国内自主育种体系尚未成熟,导致父母代种鸡存栏量持续低位运行,直接制约商品代蛋鸡的补栏速度。

饲料成本与极端天气的双重挤压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0%,养殖户每生产1公斤鸡蛋就要亏损0.5-1元。河北某养殖场老板算了一笔账:"现在卖一箱鸡蛋倒贴15块,很多散户干脆提前淘汰产蛋鸡"。今夏北方持续高温导致蛋鸡产蛋率普遍下降5-8个百分点,而秋季南方多雨又影响了雏鸡运输,形成"老鸡产不动、新鸡接不上"的尴尬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间商囤货行为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某批发市场监测显示,11月鸡蛋周转天数同比延长了2.3天。

春节前供需能否重回平衡

农业部门最新调度显示,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已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预计12月将突破12亿只警戒线。山东、河南等主产区正通过补贴运输等方式打通供应链堵点,北京新发地市场负责人表示:"每天到货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专家提醒,受制于养殖周期,完全补足产能仍需时日,建议消费者不必恐慌性囤货。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国内首批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等新品种进入推广期,2024年种源卡脖子问题有望得到实质性缓解。